心訊分享LATEST NEWS
2007/10/15

提升中台灣豪宅品質的推手

新聞剪影|東西名人-翁健偉

在中台灣,提到龍寶建設,往往讓許多同業感到頭疼。由於董事長張麗莉種種堅持品質、不在乎利潤的做法,間接地破壞了行規。也因此往往在她背後批評,「賠錢也沒關係,反正她有老公當靠山!」
十八年過去了,同業對她的觀感依舊沒變,「她蓋房子不打算要賺錢的!」只是,語氣從輕蔑轉為尊重。因為大家知道,張麗莉以親力親為的態度,真正腳踏實地耕耘了十八年。誰能說這不是一種成就?

所有的行銷,都是以客服為前提
龍寶建設是一間不花廣告預算、也不蓋樣品屋的建設公司,照理來說建案會很難銷售,但事實卻恰好顛倒。往往一個建案發表,兩個月不到就悉數售罄,甚至有許多住戶會推薦自己的親友購屋,可見得其口碑之好。
「已故客滿意為最高指導原則!」張麗莉一語道破她的經營之道。從開工時主動召開開工說明會,完工時舉辦完工說明會,邀請住戶與建築師、工地主任、律師、銀行、代書、機電、客服等各部門面對面,告訴他們買的不是一棟房子,而是住近來會有怎樣的生活。「我們會告訴住戶,車子停進來要怎麼開,如過被跟車要怎麼辦……,他們要怎麼辦理房貸、過戶等等問題。」這些業界的創舉,至今同業還不敢跟進。她說自己並不想蓋一棟冰冷冷的房子、製造更多老死不相往來的左鄰右舍,「我訴求的是喜歡大家一起生活的住戶。」
至於她不編列行銷費用,是因為「羊毛出在羊身上」,最後還是會轉嫁給消費者。「寧願把這些錢省下來,用來改善住戶生活,就做很多事情,讓大家都享受得到。」因此她的口碑行銷非常容易,只要帶著客人去參觀龍寶之前的個案,親自聽到住戶的讚不絕口,遠比灑大錢打廣告更有效:「有時我都會開玩笑跟人家說,「其實這不是我們的住戶啦,這是請來的臨演!」因為每個人都說我們的好話」

因為不是建築業出身,就不會被成規所束縛
提到她各種打破建築業成規的作法,張麗莉笑稱可能得歸功她在美國工作的八年時光。「當時在德商BASF服務,讓我瞭解到站在顧客角度思考的重要性。」舉例來說,原本貨運全是靠卡車,但她改以空運銜接方式,將運送縮短為三天,成本也降低,卻讓客戶滿意度大幅提升。
而她跨入建築業也是非常偶然,「因為老公在跟老外合資生意上有不愉快,所以萌生想要轉行的念頭, 因此他開始疼資不動產,我則負責出面跟買家談判。」在這段代夫出征的兩年期間,張麗莉笑稱自己是「家庭主婦業務」。沒人教她該怎麼做生意,自己就打電話問對方「要不要買房子」,現在回想起來,她自嘲「還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!」。
至於我們談到她為何敢開風氣之先,在建築業屢屢做出打破成規之舉,張麗莉的答案很簡單:「因為我坦蕩蕩!」也由於她採取這樣的方式,從取得建地開始,就以敦親睦鄰的態度豎立工地圍籬:「我們在圍籬上掛金露花,美化環境,跟鄰里打好關係。」等到房子完工要拆圍籬之際,這些金露花又會分送到左鄰右舍手上。徹底落實龍寶建設的口號,「努力提升建築生活的實踐者」,即使不是住戶也能受惠。
當第一名很寂寞,當一流就好了
這麼多年來,龍寶建設將個案結合藝術、生活美學的作法,多少也影響了同業的跟進,一度讓她感到疑惑。「因為我們不做廣告,所以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龍寶建設,還以為很多創舉都是別人做的。」加上同業挖角,921大地震的發生,以及女兒住院一個月,張麗莉一度懷疑自己所堅持的是否有價值,不確定能做好什麼程度。「後來是那位跳槽的員工安慰我,「做第一名很寂寞,因為永遠都擔心被第二名追上,當一流的就好了。」所以決定繼續做下去。」她提到這段往事,卻開始紅了眼眶,因為在我們訪問當天的凌晨,這位離職員工已經罹癌過世。
對張麗莉而言,這不是一次90分鐘的訪問,而是一次回顧自我人生、創業十八年的過程。就如同她所言,「幸福生活背後有咬牙堅持的靈魂」,她非常樂意扮演這樣的角色。無論是在建築業,或投入「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」的慈善事業,張麗莉不斷地把積極的正面價值觀感染給周邊的每一個人,收到一張兩萬元新台幣的捐款支票,她開心地說:「比賺兩千萬還高興!」。有些建商蓋房子是為了流芳百世,但張麗莉不是。她是如此真心熱誠與人分享,「我只是想要那種回到家,很幸福的感覺!」她真的辦到了。